南昌市第五医院甲状腺科: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真相与局限全解析_检查_风险_评估
甲状腺结节在成年人中极为常见。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大约 50% - 70% 的成年人都存在甲状腺结节。虽说绝大多数结节都是良性的,但仍有 5% - 15% 的结节可能潜藏着恶性风险。当面对甲状腺结节时,医生常常会建议患者做 “细针穿刺活检(FNAB)”,以此进一步判断结节的性质。不过,很多患者心里都有个疑问:穿刺活检的结果能不能直接表明疾病到底有多严重呢?
一、穿刺活检:鉴别结节良恶性的关键手段细针穿刺活检堪称当下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 “金标准”。它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在超声的精准引导下,医生用细针从结节内部抽取细胞样本,然后由病理专家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这些细胞。按照国际广泛认可的 “Bethesda 报告系统”,穿刺活检的结果会被细分成六类,每一类对应的恶性风险都不一样。
I 类(无法诊断):这意味着抽取的样本量不够,或者样本质量不好,可能需要重新穿刺获取样本。 II 类(良性):比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等情况就属于这一类,恶性风险低于 3%。 III 类(意义不明的细胞非典型性):这类结节的恶性风险大概在 10% - 30%,后续需要密切随访观察,或者再次进行穿刺检查。 IV 类(滤泡性肿瘤):其恶性风险约为 25% - 40%,一般建议通过手术来治疗。 V 类(可疑恶性):恶性风险高达 50% - 75%,必须高度警惕。 VI 类(明确恶性):恶性风险超过 97%,基本可以确定结节是恶性的。 展开剩余52%二、穿刺活检透露的 “严重性” 信息穿刺活检可不单单能给出结节的恶性风险等级,还能为医生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关键参考。它还能提示一些癌症类型,像乳头状癌,在显微镜下其细胞特征很典型,通过穿刺活检就能直接确诊。而且,近些年来,穿刺样本还能同步做基因检测,例如 BRAF、RAS、RET/PTC 等突变检测,这能帮助判断肿瘤的侵袭性,方便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三、穿刺活检存在的局限性虽说穿刺活检在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没办法全面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像肿瘤分期就判断不了,结节的分化程度也明确不了,对微小癌的预后预测作用也比较有限。而要获取这些信息,就得借助超声、CT、MRI 等影像学检查,以及手术后的病理分析。
四、综合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方法想要更全面地评估甲状腺结节的严重程度,得采取多种措施。
多维度检查结合:通过超声检查来评估结节的特征,通过血液检查了解甲状腺功能和降钙素水平,通过 CT 或 MRI 等影像学检查判断肿瘤的侵犯范围,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做 PET/CT 检查,看看有没有远处转移的情况。 术后病理分析: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报告,是判断预后最靠谱的依据。 动态监测与随访:就算是良性结节,也得定期复查,监测其变化;对于低危的恶性结节,不一定非要马上手术,可以选择主动监测。 五、给患者的贴心建议面对穿刺活检的结果,患者要保持冷静和理性。要是穿刺结果显示是恶性或者可疑恶性,先别慌。甲状腺癌整体的预后情况相对比较好,尤其是乳头状癌。患者要和临床医生充分沟通,结合其他检查结果,一起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疾病到底有多严重,该怎么治疗,得由专业的医疗团队综合评估。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并且定期做好复查和随访。
发布于:江西省